一、馬云退休
今天教師節,在55歲生日的今天,馬云將如約“退休”。
一年前,馬云發表公開信,稱一年后將從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退休,在2019年9月10日之后,其將繼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,直至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東大會。
這意味著,繼2013年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后,馬云將徹底退出阿里巴巴核心管理層,馬云稱,為了這一天,他已籌謀十年。
馬云、馬化騰、李彥宏、劉強東、丁磊、張朝陽……這批抓住了二十世紀末互聯網大潮的知識英雄們,歷經二十余年的商場拼殺,如今都已成為商界大佬、成功典范,在企業規模不斷壯大、業務地盤持續擴張的同時,伴隨年歲增長,雖仍值壯年,企業接班問題依然日益緊迫。
相較之下,馬云為接班做了更為充分的準備,不只是換個人而已,他用十年時間,逐步建立創始人制度、構建團隊人才培養機制, 意在將創始人的企業管理能力制度化、體系化,更重要的是,將創始精神延續下去。
退休是給自己的生日禮物,55歲能退,馬云是幸福的!
二、阿里帝國的基本盤
阿里主要業務包括核心商業、數字文娛、云計算、創新及其他業務。其中作為基本盤的核心商業業務包括6大部分:
不斷做大的核心商業仍然是阿里上市公司體系中唯一掙錢的業務,占阿里近九成營收,并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盈利和現金流,支撐其他業務投入。為實現這些,對物流的布局必不可少。
3月11日,阿里巴巴在其官方微博上談及關于投資物流行業的初心表示,物流行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,阿里巴巴希望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,將物流成本從目前的GDP占比16%降低到5%,遠低于發達國家,從而提升整個制造業的效率。
從阿里2008年投資百世物流開始,包括通過菜鳥網絡和云鋒基金,共投資了超24家物流公司,可見其對物流的重視程度。進一步梳理發現,阿里在物流領域的投資版圖,看似“形散”,實則“神聚”,其背后更有自身的商業邏輯。
三、阿里物流布局
三類電商物流模式對比分析
1、倉干配:
適用品類:標準化程度較高的商品:家電、消費電子、書籍、日用品
投資標的:
1)倉:
心怡物流:阿里于2014年6月、菜鳥于2015年12月參與了A輪(金額未透露)、B輪融資(數千萬人民幣)。
快倉:菜鳥于2017年3月,參與了B輪融資(2億元人民幣)。
沃天下:阿里、菜鳥于2015年6月,參與了天使輪融資(500萬元人民幣)。
2)干線運輸:
卡行天下:菜鳥分別于2014年5月、2015年9月、2019年1月,參與了B輪融資(億元及以上人民幣)、C輪、戰略投資,卡行天下主要為公路運輸平臺,與電商物流交集主要為干線運輸。
3)配:
Pickupp:阿里于2018年12月,參與了香港落地配Pickupp的Pre-A輪融資。
阿里于2010-2018年分別投資和收購了3家落地配公司(黃馬甲、晟邦物流、晨星急便)。
菜鳥于2018年3月收購了萬象物流、芝麻開門配送、東駿快捷物流等3家落地配公司。
此外,阿里巴巴于2017年5月,參與了日日順物流的A輪融資10億元人民幣,日日順屬于擅長大件、全流程的倉干配企業。
2、即時配送:
模式特點:物流成本高、供應鏈成本低、物流難度低
適用品類:高頻消費品:生鮮、餐飲
投資標的:
生活半徑:阿里巴巴于2015年8月,參與了C輪融資3億元人民幣。
餓了么:阿里巴巴分別于2016年-2018年,參與了餓了么兩輪投資及最終收購,共計投資額達117.5億美元,餓了么自建了即時配送物流調撥平臺。
3、網絡快遞:
模式特點:物流成本低、供應鏈高效、物流難度大
適用品類:非標品:服裝鞋帽、化妝品、飾品、家居(木制品、布藝、園藝)、定制商品、奢飾品等
投資標的:
2007年-2016年,連續多輪投資百世,阿里系總持股29%,投票權46.6%。
2015年,投資圓通速遞,阿里和云峰分別持有圓通股份10.09%、6.43%
2018年,投資中通快遞,持股10%。
2019年3月與7月底,先后兩次投資申通快遞,收購其31.35%的股權,成申通快遞第一大股
東。2018年這四家公司業務是合計257.46億件,占全國507.1億件快遞量的50.8%!
2018年這四家公司業務是合計257.46億件,占全國507.1億件快遞量的50.8%!通過對通達百世的投資,在電商產業的發展上,阿里獲得無可比擬的成本優勢,在全行業無出其右。阿里的物流布局,一方面自我升級,不斷強化全流程掌控力;另一方面,通過與競爭對手的對比與學習,從探索到尋求超越。
從目前來看,我國物流市場已經形成了以阿里(投資+菜鳥布局)、京東(電商+自建物流布局)+順豐(從快遞、快運到全供應鏈)的競爭格局 。阿里系平臺一直是中國物流業的巨大推手,推動著行業加速前進!
最后,祝馬老師及全天下所有老師們:教師節快樂!